立即加入會員,專屬活動優先通知!

【日本現場】日本圖書館華麗轉身 美到讓你不想離開的打卡潮點

【日本現場】日本圖書館華麗轉身 美到讓你不想離開的打卡潮點

蔦屋書店網站

位於東京代官山的蔦屋書店,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書店,是文青必訪之地。現在,蔦屋還在日本各地開起圖書館,更是最潮的打卡點。一家書店如何變成地方的時尚綠洲?

如果公共圖書館像書店?

閱覽室裡,面對窗戶的座位舒適,藍空與街樹盡收眼底;每個座位都有插座也有wifi;桌上,星巴克的咖啡冒出熱氣,香味四溢;室內,輕音樂悠揚迴旋;開館時間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半,一年365天,全年無休。

這樣的圖書館,你會不會想逗留更晚,每天都去?這不是空想。在日本,是一個已實現的夢。(延伸閱讀:美得像五星級飯店──這座鑲鑽圖書館,你去過嗎?

2016年3月21日,宮城縣多賀城市新開館的蔦屋(TSUTAYA)圖書館,就有這樣的新氣象。「這裡是東北最好的文化交流據點,」市長菊地健次在開館記者會上對媒體強調,「書與音樂與生涯學習等的邂逅與交流,不愧是學習場所的典範。」接著,他雄心勃勃誇下海口,每年進場人數的目標是120萬人。

蔦屋圖書館目前開了4家。其他還有佐賀縣武雄市、神奈川縣海老名市和岡山縣高粱市。這些往日安靜的小城,因為蔦書圖書館的開設,華麗變身為熱門的打卡景點。老館換新衣,也牽動了同行的神經,據聞大型連鎖書店紀伊國屋和丸善也要跟進。(延伸閱讀:年輕人不去東區了?大稻埕從沒落到新創熱區的華麗變身記

武雄市圖書館。圖片來源/顏和正提供

311之後復興的象徵

人口僅6萬多的多賀城市,位在東北6縣的第一大城、人口有100多萬的仙台附近,但是小鎮的圖書館氣勢,完全不輸大城。

位於站前新開發的大樓裡的蔦屋圖書館,有3層樓高。正面玄關進去右邊,是蔦屋書店的銷售區,圖書館在左邊,兩區相隔但上下空間採開放型。圖書與銷售書合計45萬冊,全部安置在開放型書架上,高達3層。一樓另設星巴克、超商,二樓是租借CD、DVD區,餐廳則在三樓。

蔦屋書店有的特色這裡也有。座位寬敞舒服、書伸手可取、飲料可帶入暢飲、樂音繚繞。想買文具或雜貨,樓下就有;要租漫畫和DVD、CD,隨時請便。

在其他服務方面,也下了功夫。例如書架上的分類。以前,用作者的名字分類時,如果是「天童」(dendou),僅顯示「天」(den)字,現在則以完整的姓氏「天童」(dendou)表現,讓讀者更快地找到書。

以前,以自治體職員名義聘雇了15人,其中11人留任;全館65名職員中,有一半擁有圖書館員證照;雇用人員增加,空間坪數、書籍數目、座席和開館時間都增加了。

不僅軟體服務到位,硬體也很了得。新建築的耐震度承受得住9級地震;高層書架下也以特殊建材用來承接,而且因為是4家中的第3家,之前硬體設計的缺點得以迴避。

之所以特別強調這點,乃是因為這個距受海嘯侵襲的仙台港僅2.5公里的小城,也是311大地震的受災城,罹難者188人。事實上,宮城縣罹難者合計9千多人,比其他兩縣岩手縣、福島縣來得多。時隔5年,選在市中心JR電車仙石線「多賀城」站旁,營建全新的蔦屋圖書館,成為災後復興的象徵。

圖書館像自己的家

「在營運上,我們強調4個概念。圖書館是家,每一個人都可以來這裡享用和與人聚會。在這裡,能接觸到許多文化與地域文化的資訊,而且,也是孩子們能永遠利用的場所,」蔦屋圖書館事業群總負責人高橋聰說。

圖片來源/高粱市立圖書館網站

另一家岡山縣高梁市蔦屋圖書館,一樣有著「不輸大城」的氣勢。小鎮鄰近廣島縣,全市人口僅3萬多,圖書館在2017年2月4日開館,在蒞臨的成員中,家族佔2成、銀髮族2成、學生4成,其他則是外來的觀光客。

圖書館在舊址重建。位在距市中心1小時車程JR「備中高梁」站。但民眾不以路遙為忤,接踵而至。開館第8天,來館人數2萬3千多人,超過之前1年的總合。第11天,突破了3萬人,市長近藤隆則興奮地宣布「目標是1年20萬人!」並對透過書與人的交流,營造市民的「幸福生活」,寄予厚望。

「能讓市民在日常生活裡感到興奮,和他們同一條心,是我們的榮幸,」蔦屋圖書館的母公司CCC(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mpany)副社長武田宣說道。

圖片來源/高粱市立圖書館網站

成立於1982年的CCC,願景是成為世界第一的企劃公司,旗下事業版圖多元,有以書店為主的文化娛樂事業蔦屋書店;蔦屋集點卡(T Point)數據行銷事業,以及為人企劃網路服務、新平台,並以新生活型態為旨,透過平台提案。目前員工約9千人,2018年的營業額達2千億日圓(約520億台幣)。

蔦屋書店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書店,可說是CCC的旗艦品牌。這個大型連鎖書店的第一家,開在東京澀谷代官山,儼然成為文化地標,是國際旅人也是台灣文青赴日必訪之地,在台北和台中也設有分店。(延伸閱讀:誠品南西10天狂吸50萬人 背後推手是他們

企業推動地方創生

為何要從書店跨足跟地方政府合作興建圖書館?這反映了日本的出版市場與城鄉發展的趨勢變化,也展現出企業在地方創生中能夠扮演積極的推手角色。

一方面,地方書店相繼熄燈,導致地方上的人們愈來愈難以接觸新的書訊。根據日本《出版物銷售額實態》記載,日本自2008年到2014年,以奈良縣與和歌山縣的書店為例,有4成以上關門。全國書店也自14993家減至11255家,少了約25%。

另一方面,1990年代後半,日本出版業墜入冰河期,儘管出版社為補強收益仍不斷出書,出版類別也高達8萬種,但由於中心地區的老書店,特別是地方書店年年遞減,即使大型連鎖書店有興起於郊區的態勢,但囿於其以暢銷書為銷售主力,「使得其他許多書,都沒能到達讀者手中,」立教大學副教授貞包英之指出。

此時,地方上公共圖書館的轉型與責任,受到了期許。

圖片來源/海老名市立圖書館

受少子化影響所及(根據總務省統計局資料,日本2018年有1億2千6百萬人,與2011年相比,少了1百多萬人,預估到了2045年將降至1億5百萬人。2018年止,在全國43個縣中,人口增加的僅東京、神奈川、愛知、福岡和沖繩),都市的中心部逐漸廢墟化,利用圖書館的人卻反而增加,人都避難到圖書館了。

為因應利用者的需求,地方圖書館急遽增加。根據貞包的調查,從1999年到2014年,圖書館數目從2592家變成3313家,多出700多家,而且多集中在地方城市,市鎮愈小利用者愈多。以2015年為例,消費者物價指數雖成長2.81倍,但書本的定價仍停留在2.32倍。

功能轉換,從借書到停留

對娛樂少的地方民眾而言,只要一定的支出稍微節縮,花一小時開車或搭電車、公車到像蔦屋圖書館這樣的多功能圖書館,買杯咖啡、聆賞音樂、翻翻最新的書刊雜誌、碰觸大都市的生活模式,「消磨個半天一天也是個不錯的選項,」一位未具名的網路投稿者寫道。

慢慢地,地方圖書館的功能已從出借書本,轉型到讓人願意停留、消磨時間的一種場所。「停留是一種設計概念。蔦屋圖書館時尚舒適的環境與進步的服務,讓小城的消費者自覺是現代居民,簡直就是綠洲,」貞包點出設計的亮點,並與活化地方做了連結,「蔦屋圖書館的出現,讓地方小鎮的居民與現代,有了連結。」(延伸閱讀:台灣「微建築」 贏過中國千億設計,抱回國際建築大獎

CCC曾因武雄市和海老名市蔦屋圖書館,選購了一批老舊的書籍而遭批判,愛知縣小牧市的計劃因而中止。儘管其中不無地方城市經費拮据之故,但CCC不以此為藉口,基於前車之鑑,痛定思痛,將選書重任委外處理,並固定每個月和圖書館選書委員見面討論。

地方公立圖書館引頸渴盼枯樹逢春者,大有人在。據聞和歌山縣和歌山市的蔦屋圖書館,將在明年誕生。

《流域共好》打開流域,打開40年的關渡大橋 🌊